基于创业需求
丰富配套服务
今年上半年,蒋创业,刚开始就遇到了困难。“有项目,但没钱做。”小江犯了个错误。
小江的创业公司一开业,他就接到了第一个大订单——一个60多亩的钢结构厂房项目。虽然心里充满了喜悦,但查账面资金时眉头又皱了起来。“工人工资,租赁设备…一切都要花钱。“手指断了,至少要投入20万元。
“公司注册在重庆,但我的账户在四川资阳。我可以在重庆申请商业担保贷款吗?”小江有些疑惑。
正发愁的时候,重庆高新区汉沽镇社保所所长尚红梅打来电话:“现在也可以异地申请创业贷款了。”放下电话后,小江拿着材料直接去了社保办。
不到两周,30万的贷款就来了。“没有这笔贷款,我不得不到处借钱。如果耽误时间,也许项目就泡汤了。”想到这,小江的眼里满是笑意。
此前,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通知,重庆创业担保贷款全面放开户籍限制,在渝非重庆籍企业家也可申请。为了方便创业者申请担保贷款,重庆专门开发了线上申请系统,通过数据共享和大数据比对,减少了8份申请材料。据了解,今年1-8月,重庆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4.4亿元,直接支持1.9万人创业,带动5.8万人就业。
除了放宽贷款政策,人社部门也带来了更多好消息:在汉沽镇的“创创家园”里,将为创业者免费提供工作站和办公场所,小江激动不已:“不仅有场地,还有配套服务为我们服务!”
受益的不仅仅是小江。对于重庆小红居网络科技有限公司,万州汇杰制作器车间为他们提供了支持。免费的办公场地、电脑设备、水电上网等费用也有所减少,孵化基地还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入职培训,稳定了创业团队。
目前,重庆充分发挥市级企业孵化器基地(园区)作用,立足企业需求丰富服务供给。孵化企业可享受租金减免、导师服务、融资对接等服务。目前,市级企业孵化器基地102个,孵化器1.6万个,就业岗位14.4万个。
举办创业大赛。
出台优惠政策
石宇轩是今年刚毕业的大学生。经过多次就业尝试,她最终加入苏州韩云凌克网络信息服务有限公司,担任艺术总监。云科灵公司成立于2014年,是由苏州大学学生组建的创业团队。初期获得江苏省大学生优秀创业项目,获得人社部门近百万元创业资助。公司不断发展壮大,目前公司年收入可达4000多万元。
“创业时得到了很多政策支持,现在希望通过自己的公司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。”云科灵创始人纪在创业初期摸着照片感慨道:“在今年的招聘中,公司参加了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的直播活动。通过线上直播互动,与毕业生互动问答,共招聘员工45人,其中90%以上为高校毕业生,5人为研究生。”
“评委老师您好,我叫王,我的创业项目是‘大国小酱——中国酱包炸鸡领军人物’……”这是第四届“创香江苏”大学生创业大赛盐城预赛的实时画面。在这次创业竞争中,省内很多地方都采用了云竞争的方式。评委线下查阅资料,综合提问,选手线上展示风采,交流互动,最终选出优秀选手和项目,角逐第四届“创翔江苏”大学生创业大赛。
除了创业竞赛,江苏省还对创业高校毕业生给予了一系列优惠政策,比如可以在创业地申请最高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;第一次成功带动就业的,可按要求享受一次性创业补贴、创业带动就业补贴、场地租金补贴。
采取措施的同时,江苏省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取得了良好成效。2020年以来,全省人社部门累计支持7.84万名大学生成功创业,带动就业31.26万人,就业比例达到1: 4。
发展工业园区
帮助初创企业
医用床、学习椅、美容仪…走进河北保定蓝典极致银行专业设计有限公司,琳琅满目的产品令人惊艳。“这些是我们参与设计或结构设计的产品。”公司创始人翟纪中是90后。他对产品背后的成就颇为自豪:“现在我们拥有4项国家发明专利、16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1项软件著作权。”
从一手创业,我们现在有一个30多人的小型工业设计团队。“蓝码的成长离不开科技园的培育和支持。”翟纪中说。2015年,刚成立一年的蓝码入驻保定高新区国家大学科技园豆芽制造空间。创业之初,公司资金和业务匮乏,发展一度艰难。“科技园不仅为我提供了免费的办公场所和专业指导,还协助我对接了公司第一个工业设计订单。”翟纪中说,这坚定了他继续创业的决心。
“传达政策和对接服务,对公司发展的每一步都有特别的助力。”2016年,蓝典第一次招聘。为了缓解初创企业的资金压力,科技园的工作人员主动联系翟纪中,帮助他申请了第一笔创业贷款。“15万元不算多,但对于当时像我们这样的创业公司来说,是一场及时雨。”翟纪中表示,不仅如此,根据公司发展规模,园区还及时更换了他的新办公空间。
“园区的政策支持和服务,让我们有信心继续扩大规模。”翟纪中表示,今年,公司正式上线工业设计服务平台,预计将新增20多个设计运营岗位。
加强园区建设,助力企业发展。“为帮助初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降低前期成本,我们建立了‘创意空间-自主孵化空间-产业园’三级孵化发展模式。”保定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孙静介绍,高新区在各园区设立了创业孵化服务中心,为企业提供工商、税务、审批等服务,并积极与银行、投融资、人才等第三方服务机构对接,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保障。据统计,今年1-8月,高新区新注册企业2419家,同比增长77.5%。1-7月,高新区新增就业1.4万余人,其中,科技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新增就业1万余人。
原标题:各地采取措施,提供资金、场地等全方位支持——助力创业带动就业(实现更高质量就业③)
资料来源:http://paper.people.com.cn/rmrb/html/2021-11/03/NW.d110000 re nmrb _ 2021103 _ 1-08.htm。